《名人》的王牌专栏“批评、反批评与自我批评”,上期因“无米下锅”开了天窗,把个人高马大的冯骥才急得什么似的。幸亏冯主持腹中殷实,大笔一挥,将天窗填得满满当当,竟也不显破绽。二期过后,不甘寂寞的看客终于为冯骥才送来了下锅之“米”,那是一堆硬棒棒的“石头”。
《名人》倒也大气,将这些“石头”原封不动搬上了专栏。在刊登的首篇文章《名人别太拿自己当回事》中,作者说,《名人》通篇都是圈内人的相互吹捧,却偏偏要虚情假意地开设一个“批评、反批评与自我批评”的栏目,结果只能开了天窗。“名人”是什么?公共话题中的名人大多与市场行情有关——卖点高的也未必就是货真价实,有时靠吆喝,有时靠运气。当然,为名人者,总是要有人喜欢有人捧,还少不了架秧子起哄乃至闹死闹活的追星族。而名人要的就是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和气派。一旦没人理他,就会特失落,特有危机感。“名人”吃的、穿的、用的、玩的、虚的、实的,依仗的,就是一个“名”字。于是,名人就标志着一个等级、一个特殊的群落,一种风格和做派,认为自己特不一般,特金贵,起码比大熊猫还金贵,脾气大,难伺候。而且名人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表白自己如何辛苦,不是有的歌手说自己拍MTV如何顶着三级大风在野外站了十几分钟吗?
最后,作者奉劝名人,一是,名人大多是公众捧出来的,千万别拿老百姓不当回事儿;二是,“名”像其他消费品一样也会“坐吃山空”,出名之后要多琢磨点正经事做。
如果说这篇文章对象太虚、靶子不实的话,下篇《鬼尚如此,人又如何?》的文章直指栏目主持魏明伦。这位自称从小吃煎饼大葱,人粗胆大,人鬼不怕的作者说,在下乃一介草民,无名无份,虽不敢在老虎屁股上拔毛,但也从不敬各路鬼神。你既号称巴蜀鬼才,为何不敢挺笔而出,顺应民心!正因为,世风每况愈下,人心四两换不了半斤,正因为,人间艺界诸多弊端,你为何不捉笔做刀,摆平这个又杂又乱的世间?你只能杀头“小牛”解解嘴馋,你不敢刺疼那些神仙贪官!快放下你手中那把太平扇吧,腾出手来写点真玩艺让大伙瞧瞧,让那只猫离开你的身边,玩物丧志的道理是古人之言,如若不然,做鬼有愧,做名人更难堪。
最后一篇文章,则对《名人》花钱找骂提出质疑,认为,“批评”好了,我捧了你,你付我多少“好心”费?“批评”不好了,得罪人,这不是找罐子拔?有些闲心思,不如在旁边看热闹。来“真格儿”的,怕有人受不了,动假的,又有曲意奉承之嫌。深了不行,浅了还没意思,“批评”还得讲究个技巧,这多深奥啊,多折磨人啊!罢了,罢了,“批评、反批评与自我批评”干脆下课算了。